預防失智症
台灣已經逐漸邁入高齡化社會,失智長者走失的消息總會出現在報章媒體上,心急如焚的家屬在社群上發文尋人。失智者是走失的高危險群,預防失智,讓親愛的家人別再迷路。了解失智,讓我們可以做更多的防範措施。
目錄 |
什麼是失智症? |
失智症前兆 |
失智症各期症狀 |
失智症與正常老化的差異 |
如何預防失智症 |
失智症是一種神經退化的疾病,它導致智力和認知功能逐漸衰退和喪失。這種疾病通常在中老年人階段發生,並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惡化。失智症可分為三類:退化性失智症、血管性失智症和其他。大部份患者屬於退化型的失智症,其中又以阿茲海默症最為常見。阿茲海默症病人腦部的特徵之一即是腦部被發現有乙型類澱粉蛋白和Tau蛋白所形成的類澱粉斑塊的沉積。早期的診斷發現和症狀管理可以有助於延緩疾病的進展,如何維護患者及照護者的生活品質至關重要。
失智症的前兆可以因人而異,但以下是一些可能出現的常見徵兆:
- 記憶力下降:比如忘記重要的約會、重複問同樣的問題或容易遺忘最近的事件。
- 注意力不集中:難以集中注意力而妨礙日常活動進行、閱讀及對話。
- 語言障礙:難以表達完整的意思,說話頻繁斷語或語句混亂。
- 空間和導航問題:對平常熟悉的路線和地標難以辨認,迷失方向。
- 日常生活技能下降:無法執行熟悉的日常活動,如穿衣服、煮飯或使用家電設備。
- 規劃或判斷力減弱:難以做出以做出合理的決策,無法評估風險或理解時間概念。
- 情緒和行為變化:出現情緒波動、焦慮、猜疑、激動、抑鬱或社交行為改變。
這些徵兆可能與正常的衰老相混淆,但如果這些症狀明顯到影響日常生活,建議尋求醫療專業的評估和診斷。只有醫生能夠專業判別是否存在失智症及其程度。
早期 |
中期 |
後期 |
想不起剛剛的事 |
想不起過去的事 |
無法分辨人、時、地 |
容易迷路 |
難以分辨人、時、地 |
喪失溝通能力 |
忘東忘西 |
尿失禁 |
大小便失禁 |
難以集中注意力 |
生活作息混亂 |
活動力降低 |
情緒低落或暴躁 |
產生幻想 |
出現不適當行為 |
生活起居可自理 |
生活需要他人協助 |
生活完全依賴別人照顧 |
老化與失智症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老化是生物組織和器官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生改變的自然過程,身體各方面的變化,隨著年齡增長,組織和器官會逐漸失去功能,包括肌肉力量減弱、骨質變脆、視力和聽力下降等。老化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過程,是不可逆轉的。
失智是一種與年齡相關的疾病,主要影響大腦神經功能,導致認知和記憶能力的衰退。失智症不是自然老化的過程,失智認知功能可能會恢復,所以它是一種疾病狀態,需要醫學專業的診斷和治療。
如何預防失智症
以下是一些可以幫助降低失智症風險的建議:
- 均衡的飲食攝取:地中海飲食可降低心血管疾病及阿茲海默症的風險,多食用水果、蔬菜、全榖物和健康油脂。另外鮭魚、鯖魚、沙丁魚、秋刀魚富含豐富的DHA及EPA可以活化大腦,建議高齡族群每週至少吃一次魚類,對健康有益。降低罹患失智症風險。
- 注重心理健康:降低壓力水平,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適時尋求支持和幫助。
- 鍛鍊大腦:進行認知訓練,例如解謎、記憶遊戲、學習新技能,保持腦部活躍。
- 積極社交互動:保持社交聯繫,參加社區活動,與家人和朋友互動。
- 控制慢性疾病:有效管理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定期接受醫學檢查並按醫生建議治療。
- 保持良好的睡眠:確保充足的時間和品質,建立健康的睡眠習慣。
- 注意心血管健康:保持正常的血壓和膽固醇水平,避免心血管疾病對腦部的傷害。
- 定期接受健康檢查:定期檢查身體,隨時注意身體所出現的徵兆